信息来源:经济观察报 更新时间:2010-09-11 10:22 浏览次数:3854
9月1日正式启动的手机实名制,让人自然联想到互联网实名制的进展。今年以来,多位重要主管官员对外界表示,政府有意在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推行论坛版主实名制,取消新闻跟帖“匿名发言”功能,探索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的用户身份认证工作等。在这些举措坐实之前,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如果将手机实名制和网络实名制做简单对比,会发现一些基本的共同点。例如,政策动议都始于2005年春天,清理或认证匿名用户的难度巨大,运营商的态度并不积极,终端用户分歧明显。手机实名制最终在强力推动下施行,但给定了三年过渡期来处理大约3.2亿用户的补登记,其间的权衡博弈似乎远未结束,不免让人对其执行效果捏把汗。
如果将两者的对比复杂化,我们还能找到重要的不同点。例如,手机作为个人独占的终端设备,基本上还是点对点的传播工具,其威力有限。手机平台上泛滥的垃圾短信和欺诈恶行,一些来自商业牟利者的营销冲动,一些则是少数匿名者的蓄意而为,被绝大多数用户坚定反对。而互联网作为全球共享的基础设施,其自组织网状结构本来就是为了抵抗控制而生,使用者将其作为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和意见表达途径,匿名往往并无恶意。对它焦虑更多的,也许并不是普通个体,而是对秩序极度敏感、对嘈杂声音尚不适应的公共管理部门。
就事实而言,就在手机实名制开始争议的那一年,政府其实已经在互联网局部范围内展开过实名制试点。当时,清华大学“水木清华”、南京大学“小百合”、复旦大学“日月光华”、南开大学“我爱南开”、武汉大学“白云黄鹤”等著名高校BBS站相继进入只读或关闭状态整顿,要求本校学生以真实姓名和学号重新进行后台登记才可以发言。在最严厉的时期,甚至不允许校外IP地址访问这些论坛。数年过去,这一实名制规则依旧,但纯洁言论环境的意图并未实现,新生代发言灌水的热闹程度大大超过从前。这个案例的意涵是,后台实名制并不是管理者期待的灵丹妙药。它虽然方便了监管方更好更快地查找信息源头,但其潜在的威慑力量有限,架不住人多嘴杂,众声喧哗。存心捣乱的家伙还会找到新的自我保护方式,无意对抗的小民照样该抒情就抒情,想维权就维权。至于其成本,也许在用户相对聚集的单位制、局域网中可以接受,但要推广到形态复杂、管理界限模糊、甚至超越主权范畴的浩瀚互联网空间,必定耗费惊人。在广义维稳支出已接近国防预算的财政压力下,更需要仔细计算收益得失。
就习惯而言,政府可以稍微宽心的是,即便没有政策严令,网络实名也在成为某种流行趋势。对于老资格网民来说,上网越久越真实,那些不能被抹去的记录,那些延伸到网上的现实人际,那些需要身份认证才能享受的便捷服务,都将他们推上了不归路。明显的个案是,某些意见领袖,要么早就顶着实名“兴风作浪”,要么其ID的知名度,大到让人们遗忘了他们的本名。后来的网民进入时,恰逢互联网生态跃迁,人们沉浸于社会交往、微博亮相、在线购物、游戏勾连,在这些火热的应用中,好友与好友互动,关系与行为互证,即便不是实名,也绝非虚拟。此外,论坛和新闻跟帖尽管还是民意扩散的重镇,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正如不久前 《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预言的那样:Web已死。网民正在向各种新潮的更酷、更炫的服务领域转移。网络实名制落伍了。
就分歧而言,数年前就有学者洞察,旨在建立维持信任关系的实名制,对于某些人来说太强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又可能不够。认为管制过强的人,会极力规避;觉得供给不够的人,则不敢入局。由于公共政策的受益面不是均衡分布的,破解这一纠结的要害在于避免“一刀切”模式。实名制应该被层级信用制取代,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信任层次,这样做也有助于成本分担。退一步说,即便“一刀切”实施网络实名制,让政府拥有更大的监管空间和权力确有必要,政府也应自我约束,确立公权力的行为边界,强化可监督的信息公开,来赢得民众的合作诚意。
其实,互联网上出现的许多问题,其根源并不在互联网,而是社会症候群的投射。互联网上偶尔可见的宣泄与怒气,很大程度是因为现实世界缺乏制度化的表达渠道,他们的意见不被倾听,他们的诉求不被回应,只好转战互联网。只有现实问题解决了,躁动情绪缓和了,理性的沟通交流才有可能。相关各方应该明白,技术扩展和教育普及正在造就大众时代的来临,沉默的多数有登台出声的历史动力。精英掌控或者家长父爱般的旧式管理思维,恐怕难以为继。
回到网络实名制议题,以小见大地说,政权基石的巩固,越来越取决于政府了解和回应民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精细的品质管理。我们可以将宏观政治的诸多议题区隔为三个层次,一是关注国家命运及其走向,二是关心体制合法性与变革,三是关切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在相对良善的现实境遇中,人们往往对共同体有高度热爱,对体制有基本认同,政治生活的主要空间集中在政策领域。
所以,要捍卫共同体和体制,一个更积极和善意的策略是,在事关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层面,逐渐实现网民的有限准入和公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切实履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政治承诺。
编辑: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