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互联网 >> 春天为何容易“感冒”?或因冬天没有休养好

春天为何容易“感冒”?或因冬天没有休养好

立春入春,中青年以下年龄段人群,有类似“感冒”症状容易发生:发热,咽痛,咳嗽,哮喘发作,或伴头痛头晕,情绪烦躁,眼睛不适,颈肩痛,呕吐等等。以上症状,可能发生的概率颇高。

老年人亦非常有可能感觉身体不适:眩晕头痛,烦躁不安,咽痛,慢性咳嗽加重,眼花目糊加重,腰痛腰膝酸软,呕吐,食欲不振厌油等等。

其实从冬至到春节到立春前后,以上症状发生的概率都不算小。考之以往,1988年冬春之际的甲肝爆发性大流行,2003年春天全国严阵以待的SARS,2009年春天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爆发流行,2013年春天发现的H7N9新亚型禽流感病毒,直到今年春天的最近几天都有公开报道新发病例……以上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新发现流行性病毒性疾病,都规律性地集中于每年冬春季节爆发流行,难道是偶然的吗?那么以后每年冬春之际还会不会又有新发现的病毒性疾病爆发流行呢?

其实若能真正理解中医,我们的祖先早就把答案写在了那里,只是看你真正理解了没有,掌握了阴阳变化内在规律了没有,若能,当然就能洞幽知微,了然于心。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故春气者,病在头”“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

以上文字虽然古奥,其实是《黄帝内经》里的名句,通俗易懂来解释就是:春天在五行属木,在五脏属肝,肝开窍于目。春天本来就肝火易旺,肝火上升即易发生头痛头晕,颈项强痛,情绪烦躁易怒等等疾病。一日分为早晨,日中,下午,晚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我们的冬天好比一天里的晚上,我们的春天好比一天里的早晨。一天里的晚上当然应该安静入睡,好好休息,好好滋养精神。若我们在好比一天的晚上的冬天,不好好休息,不好好安静滋养精神,那么我们在好比一天的早晨的春天,还会有精神吗?还会身体好?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非但身体不会好,反而恰恰相反,我们即容易发生一系列热性疾病——温病(流行性疾病),可能表现的症状为:头痛头晕,颈项强痛,眼科疾病,心身科疾病等等一系列升火的热性疾病症状。

了解了以上这个道理,我们也就明白,这就是冬天服用传统膏方,民谚“冬天补一补,春天打老虎”的原因所在与理论依据。

那么回到原来问题,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春天“温病”的发生呢,我们应该怎样防治每年冬春之际都好发的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病毒性疾病爆发流行呢?

《黄帝内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所以春天“温病”好发,防治的关键不仅仅在春天,更在于冬天。这就是内经“治未病”的思想集中体现。

首先,“秋冬养阴”,我们在秋冬,好比一天里的晚上,不宜经常喧嚷嘈杂,甚或夜夜笙歌,醉酒伤身。在精神神志上就应该收敛入静,恬淡从容,勿扰伏阳,好好安静休息。这样春天才能“一年之计在于春”好好工作,好好学习。

其次,除了自我身心保养以外,当然最有效的防治应该是准确辨证以后的中医中药治疗。治疗原则如下:在上焦,应该平降肝火,清肃肺热,清降心火。在中焦,应该补益脾胃,温养脾胃。在下焦应该补亏损补不足,去寒湿为主,兼以健脾燥湿,祛除肝胆脾胃湿热。这是比较完整与准确的治疗原则,说完整与准确是因为五脏辨证俱全,上中下三焦兼顾,标本兼治,治病求本。

所以若我们每个人,明白了以上道理,冬天好好保养身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然可以尽可能避免春天“温病”症状的发生。若必要时,好好服用准确辨证以后的中医中药,对个人当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整个冬春流行性疾病好发的防治也是有着非常巨大的裨益与作用的。

 

编辑:游侠    

版权所有 © 2009-2023 云南自由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58同城|合作伙伴|法律政策|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9-2023 zyh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地址:昆明万达南塔13层

手机端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