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昆明西山让非遗“活”下去 “动”起来

昆明西山让非遗“活”下去 “动”起来

  西山身佬鼓庆典活动表演

  葫芦姓氏百字雕刻作品

  祖氏刺绣艺人祖玉兰

  近年来,云南昆明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勇于创新,在队伍建设、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宣传展示、精品推出、传习馆(所)建设的推进及依法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今年4月,西山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近100项,代表性传承人29人。其中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2项、市级13项、区级70余项(部分项目尚待论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市级1人、区级22人。

  祖玉兰和她的“祖氏滇绣”

  一针一线一世界。“学会刺绣,我能绣整个世界”,滇绣创始人祖玉兰说。

   1998年是祖玉兰人生的转折点,她弃商学艺,2002年她拜苏绣名家钱菊凤为师,后又到广东、湖南、四川等地学习粤绣、湘绣、蜀绣知识,把各种针法融 会贯通,同时将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的技法应用在作品中,创作出了“祖氏刺绣”技法。据祖玉兰介绍,“祖氏滇绣”吸收了苏绣针线的细腻、湘绣色调的和谐、粤绣 色彩的饱满、蜀绣题材的多样,在四大名绣的基础上,又巧妙地将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与现代艺术元素融合,可以说是刺绣界的“混血儿”。她的作品《百骏 图》长3.25米,宽0.45米,是目前云南最大的刺绣作品,全卷描绘上百匹骏马姿态各异,形象逼真,整个作品汇聚4000多个颜色,一根线分48丝,用 其中一丝来绣,且没有一个针脚超过0.2毫米,全卷色彩浓丽,构图复杂,祖玉兰和三个徒弟耗时1年零4个月才创作完成。去年,她的130多幅作品亮相昆明 西山区非遗文化展。《百骏图》引来众多参观者驻足观赏。

  “云南葫芦文化第一传人”

  在昆明西山区像祖玉兰一样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不少。葫芦徐就是其一,徐孝国是生活在昆明的山东人,祖辈一直在做葫芦雕刻,是当地市级葫芦文化传承人。耳濡目染地他也渐渐有了兴趣, 空闲时也跟着爷爷、父亲学手艺。8年前,他开始研究怎样将葫芦做成艺术品,最主要的是想将父辈的技艺继承、延续下去。他将葫芦的雕刻和彩绘二者巧妙地结合 起来,赋予传统民间葫芦创作以艺术生命,创作葫芦作品几千件,其精湛的技艺及独特的艺术作品赢得了国内外艺术家的认同。日前,他被授予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承人,有“云南葫芦文化第一传人”之称。为了静下心来创作葫芦艺术,他盖起了“葫芦小院”,2013年,徐孝国被昆明西山区职业高等学校聘为美工课 教师,向学生们教授雕刻、彩绘、美工等技艺,同时也将葫芦创作这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教授给了更多的年轻人。

  夯实非遗保护工作基础

   2013年以前,西山区非遗保护工作虽挂有“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牌子,但工作均为文化馆人员兼职,无固定的专职人员,因而造成工作的衔接 延续性差,不规范和出现断层。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规政策,确实做好辖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改变这种“见子打子”的滞后被动状态,2013年3月,区文旅体局调整出2名从事文化专业技术岗位的同志,同时招聘一名劳务派遣人员共3人,定岗组成了西 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职从事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年8月,区非遗中心由浅入深,分期分批地圆满完成了对全区10个街道办事处文化 站,98个社区的文化专干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业务知识培训。逐步形成了区、办事处、社区紧密联系的3级非遗工作队伍,为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工作的常态、规范有序开展打下了基础。

  2014年3月,西山区文化部门与云南省文化部门在云南省博物馆、省人大办公楼联合主办了辖区 祖氏滇绣画精品项目展示推荐活动;还先后举办了在北京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南博会上的非遗技艺展示、昆明市非物质 文化遗产成果展、昆明市文化产业交流会非遗技艺展示、云南省文化厅在云南中医学院呈贡校区的非遗进校园展示;2015年春节前,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以“非遗 带你游西山”为主题的非遗作品技艺展示互动活动。

  非遗文化传播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西山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 要创举,陆光才、徐孝国、祖玉兰等多名传承人均受聘成为客座教师走进了云南民族大学、冶金工校、辖区职业高中等相关大中专学校讲堂,瓢画技艺、陶艺技艺、 苗族刺绣技艺、葫芦雕刻技艺、祖氏刺绣技艺等辖区非遗项目成为了相关院校的工艺美术课程。为文化遗产进校园和传承搭建了一个较好平台,为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探索了一条途径。

  2014年底,在西山区教育局的支持下,位于海口街道办事处白鱼社区原昆明耐火材料厂子弟学校,以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为 主,集展示、生产、学习、研究、培训、实习为一体的西山区首个民办公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2014年底,在龙门社区的支持下,位于 碧鸡街道办事处龙门社区朱家村56号、使用面积800余平方米的西山区非遗项目“祖氏滇绣画”项目传习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昆明市阳光花园的“管氏针灸疗 法”的项目传习基地;“姚氏中医妇科疗法”项目传承基地等基础传习基地的设立不仅有效传承了非遗技艺,还起到了弘扬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编辑:阿宇    

版权所有 © 2009-2023 云南自由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58同城|合作伙伴|法律政策|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9-2023 zyh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地址:昆明万达南塔13层

手机端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