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更新时间:2010-09-10 11:16 浏览次数:3759
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测试版)上线,两天后,“微博小秘书”发布了第一条微博“呃,你可以当我是个机器人”。2010年8月28日,新浪微博迎来一周年,注册用户约千万,越来越多的人把“织围脖”(网民对写微博的昵称)当成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140个字符的限定、一年时间、直线上升的用户,人们在感慨微博强大爆发力的同时,也在思考微博的传播内涵,在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中,微博传播了什么?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清研咨询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8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6%的人不超过40岁),92.4%的人上过微博,其中45.3%的人“经常上”。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
与此同时,“微博改变生活”的讨论正在新浪微博上进行,网友们互相分享微博在过去一年带给自己的点滴变化。“围脖让我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了,逛街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玩的时候……都会想起它,想看看有没有新消息,想知道最新的话题,想看有什么新闻,想看有没有新朋友……很多很多!”网友“活跃的JOANNE”这样说道。
信息的发布平台
打开新浪微博的首页,上面赫然闪动着“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这也成为微博最广泛的用途。在过去一年里,网民们在面临重大事件时,微博也被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即时的上传效果、庞大的转载数量和聚焦的高关注度,使之成为快速的信息发布平台。
“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8月8日凌晨3时23分,这样一条消息在新浪微博上发布,成为从甘肃舟曲灾区传出的第一条信息。8月8日早上8时57分,这名叫kayne的网友又在微博上发布了第一张关于舟曲灾情的照片,在一个小时内就有几千次的转发量。
该情况并非首例,6月25日,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遭遇特大暴雨。6月26日中午,曲靖市宣传部通过“微博曲靖”,开始图文直播马龙灾情与救灾情况。博文更新迅速及时,第一时间将灾情进展、灾民安置等信息传达给关注灾区的网民。“微博曲靖”因此迅速赢得了广大“脖友”的关注,并成为网友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来源。
相关专家表示,在“微博时代”,人们早已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更多的人利用这一开放性平台扮演起“传播者”的角色,并且不需要经过“把关人”,因而原汁原味地呈现出事件的现场感。而它“关注”、“转发”等功能让信息的散布犹如湖面的涟漪,一圈圈越来越大地泛开,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在过去一年里,微博见证了诸多颇受关注的事件:李开复的离职声明、《财经》原主编胡舒立辞职……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微博成长为最方便、最快捷的平台,不断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补充。
但专家也提醒,微博作为一个虚拟社区,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性需要考证,网友们应学会斟酌判断。
编辑:辉哥